北京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
古
文
观
止
古文观止之八十四
·布衣游侠名不虚传·
——谈《游侠列传序》
作为读金庸、古龙、梁羽生新派武侠小说长大的一代人,在笔者心目中,侠客往往武艺高强、行侠仗义,凭一己之力行走江湖锄强扶弱,是正义的化身、邪恶的克星。历史上的侠客群体最早见于司马迁笔下,他们并非超凡脱俗的另类存在,而是有血有肉、平凡而真实的一类人。
一
司马迁讴歌的游侠是布衣之侠、闾巷之侠、乡曲之侠,也就是说,这些游侠来自普通民众中,他们没有武功盖世、没有高贵出身、没有家产万贯,他们热心为人排忧解难,信守承诺,重义轻生,在日复一日的行为中博得了侠的名头。
最好的例子是朱家,他与汉高祖同时代,是鲁国人,可以说是汉代第一位知名游侠。因为孔子的缘故,鲁国向来是儒教兴盛的地方,多出儒士,但朱家却是以侠义而闻名。他是个怎样的人呢?在司马迁笔下,朱家是个极其完美的侠客。他的行为豪侠仁义。在秦汉之际的乱世中,被朱家收留掩护而得以活命的人多不胜数,其中豪杰之士就有百余人。他乐善好施,如果钱财不足,就先救济那些贫穷的人。朱家自己并没有多余的钱财,他穿的衣服朴素,吃饭不过一道菜,出门坐个牛拉的车而已。他的品行谦逊高洁。他救人灾难、济人贫困,从来不自夸功劳、不自矜恩德,反而是躲开那些他曾经救助过的人。季布是项羽的将领,楚灭亡之后被汉通缉。朱家冒险把季布藏匿在自己家里,又打通朝廷关系,劝说刘邦赦免了季布,后来季布还被封为中郎将。朱家对于季布有活命的大恩大德,但是,自从季布显贵之后,朱家就再没有去见过他。
“专趋人之急,甚己之私。”朱家是这样地侠义,他专门为别人的危难奔走,比对自己的事情还要热心。这样的侠客,名声传遍了天下,所有的人都渴望与他认识、同他结交。
插画:一天
二
人生都有遇到危难的时刻。例如,舜曾被困在井底粮仓、伊尹当过厨师、傅说筑墙为生、姜太公在棘津卖吃食、管仲作过囚徒、百里奚当过喂牛的仆人、孔子也曾被陈、蔡军队围困而饿得面带菜色,这些人都是名传千古的大贤,还遭受这样的灾难,普通人在乱世中遇到的困难更是数也数不清。遇难的时候,谁不期望有人仗义出手相助呢?游侠敢打报不平,能帮助人脱离困境,慢慢形成了自己的势力,受到了许多人的拥戴,在民间影响力巨大。
插画:一天
例如剧孟,他是朱家之后著名的游侠,洛阳人,因任侠而闻名于诸侯。汉景帝时期,吴楚七国造反,景帝任周亚夫为太尉,率军平乱。周亚夫到洛阳时得到了剧孟,十分高兴,说:“吴楚想造反,居然都没有请动剧孟加入他们,可见吴楚叛军不识人、不懂形势,他们一定不能成功。”一介平民,能得到一国军队统帅这样的重视,剧孟的影响力可想而知。
有句俗话说“太太死了压断街,老爷死了没人抬”,说的是人们对官场趋炎附势。太太死时老爷还活着,权势仍然在,所以人群熙熙攘攘送葬,为的是讨好老爷、膜拜权势;老爷死了,权势没了,人走茶凉,连抬棺材的人都没有。剧孟的母亲去世时,各地赶来送葬的马车有千余辆,这是尊敬剧孟的侠义,也是畏惧剧孟的势力。剧孟死后,家里钱财不足十金,这则是剧孟仗义疏财的充分体现。
插画:一天
三
游侠为正统士人所不齿。韩非子说:“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班固说:“以匹夫之细,窃杀生之权,其罪已不容于诛矣。”他们认为游侠凭借个人力量改变秩序、破坏法令制度,是有罪的。
汉武帝时著名游侠郭解的故事最能体现游侠的这种复杂性。郭解年轻时不学好,他豪爽有武艺,结交了一帮黑社会朋友,杀人、抢劫、盗墓,各种坏事都干过。随着年龄增长,郭解逐渐成熟,约束自己不再胡作非为。但他越发喜欢行侠仗义,专好打抱不平,扶危济困,救人性命而不自夸,名声日响。就这样,一个江湖混混成长为了闻名的游侠。郭解讲道理,重义气。有一次,他的侄儿仗势欺人强迫别人喝酒,结果在冲突中被杀。杀人者走投无路只好去见郭解自首,说明原因,郭解认为罪责在自己的侄儿,释放了他。郭解势力大,名声响。他出门时,人们都早早回避或者对他恭恭敬敬,有一次却遇到一个人对郭解非常傲慢。郭解身边的门客愤然,想杀了这个无礼的家伙,被郭解制止了。随后,郭解暗中让管差役的官员免除了这人的差役。这人知道原因后十分惭愧,自行到郭解家负荆请罪。郭解乐于助人而不居功自傲。有一次,洛阳城里有两伙人结了仇,请动城中各方豪杰数十人居中调节,也没能成功。最后郭解出面了,双方同意和解,但是郭解说这样会抹了众人的面子,于是他决定先悄悄离开,让结仇的双方再接受各方的调解。
这样一个无官无职的游侠却能利用官府以及民间的力量游刃有余地解决问题,这使郭解威望极高,也使他树大招风,终于惹来了祸端。公元前年,汉武帝开始修建自己的陵墓茂陵。前年,武帝采纳主父偃的计策,将天下知名的豪强人物、家产在三百万钱以上的富户迁徙去茂陵附近居住,既充实新建的城邑,又消除各地豪强势力。郭解也在要迁徙的名单之中。大将军卫青对汉武帝说:“郭解家贫,不应迁徙。”武帝说:“一个百姓能让大将军替他说话,他家不会穷。”郭解是被杨季主的儿子提名迁徙的,于是,杨季主父子相继被杀,杨家人去告状又被暗杀了。汉武帝下令捉拿郭解,许多人争相藏匿郭解,帮助他逃跑,朝廷命令下了很久才捉到郭解。有位儒生因为批评郭解违法乱纪,也被郭解的门客杀了。虽然郭解没有杀人,也不知道杀人的是谁,但是最终郭解还是被判以大逆不道的罪名而灭族。
郭解作为一介平民就能行侠弄权,影响力上及大将军、下至普通黎民百姓,这种势力比他杀了人还要可怕,这便是郭解必死的道理,也是朝廷必须打击游侠的原因。
插画:一天
四
在《游侠列传序》里,司马迁正面讴歌游侠,为游侠的遭遇鸣不平,发出了与众不同的声音。他说:“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他承认游侠的行为有违反律法的地方,但他认为游侠重义气、讲诚信,能舍己助人、不自矜自夸,是值得称道的。
司马迁把游侠同儒者作对比,认为世人对儒士和游侠的态度大不相同。儒者受人们尊重。那些有谋略有权术的儒者当上了公卿、大官,名传后世;甚至那些闾巷之儒,一辈子只是读读书,没做过什么与人有益的事情,也有他们的弟子去纪念。与之相比,平民出身的游侠,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为了义气奋不顾身,他们的贡献比那些闾巷之儒大得多,却往往被人遗忘,甚至名声被污,实在是很不公平。
司马迁还将布衣之侠和贵族之侠对比。他认为,延陵季子(吴国季扎)、孟尝君(齐国田文)、春申君(楚国黄歇)、平原君(赵国赵胜)、信陵君(魏国魏无忌)这些人都是国君的亲属,天生拥有财富和权势,因爱招揽门客,就享有求贤爱才的好名声。而那些布衣之侠,出身平民,无财无势,依靠仗义疏财、救人急难,最终扬名天下,比这些贵族困难多了,却泯没无闻。秦以前的布衣之侠的事迹都失传了,实在是可惜!
司马迁大胆地喊出了:“何知仁义,已享其利者为有德。”“窃钩者诛,窃国者侯;侯之门,仁义存。”什么是仁义?有句俗话说:“谁对我有恩德谁就是仁义的!”伯夷不耻吃周粟饿死首阳山,并不影响天下人赞扬周武王的盛德,因为人们都享受到了周朝带来的好处;盗跖十分残暴但他的手下依然觉得他是侠义的,因为他们从盗跖那里得到了好处。所以说偷衣带钩的人被杀头,偷整个国家的人可以做诸侯,反正仁义都是存在于诸侯那里的。
司马迁的思想即使在今天也是激进的,他嘲讽律法和仁义道德掌握在权贵手中,颂扬那些敢于挑战秩序的游侠。同时,他也强调游侠是有道义有节操的,那些结党营私、仗势欺人、以强凌弱的豪强不是游侠,只是恶徒罢了。郭解之后,由于法网森严,朝廷打击的力度加大,游侠群体逐渐湮没无闻,只留下一段故事在历史的尘埃中。
浮生团队夏小懒手抄作品
我手写我心,浮生适我意
本期闲谭君:梦中客
清心读诗书,
淡泊著文章。
人世悠游过,
杯酒笑谈中。
本期插画师:一天
喜也一天,忧也一天,故自赋诗一首:
千峰寒色万岭花,渡人度己身入涯;
恰似陶公植篱下,又如菩提免浮华;
古来众乐皆迷幻,今沾万物有冬夏;
纵观三元否泰化,提笔染墨画尘杂。
本期美编:浮来庄主
却道海棠依旧~
浮生闲谭
往期精彩回顾:
古文观止之八十三:深文周纳免而无耻
古文观止之八十二: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古文观止之八十一:将顺其美匡救其恶
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