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小学校下面拐弯处东北向西南望对面晓明村-1南向北望-2水库大坝向北望-3明朗南半部向东水库大坝
童年的记忆,往往是铭刻在心的,无论是快乐中掺杂几丝苦痛,还是苦痛里掺杂几丝快乐。那些“剪不断理还乱”的片断,也常被孩儿的天真幼稚所夸大变形,宛若斜出枝条上晶莹的花瓣,落入碧蓝的湖水中,涟漪愈扩愈大花瓣越沉越深;又像身上的疤痕,当成年后即使变淡变浅甚至平复如初,但回想起来还会感觉到发痒或刺痛。而自己老去的时候,恍然大悟,重逢也不能重现,相见也不一定相知,随着功名利禄烟飞云散,内心深处沉淀的那抹宁静,不是曾经的苦涩艰难的一掬酸泪,而是滑过岁月的所有美妙的历程。
模糊地记得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全家从北京搬到了昆明。那个四季如春的梦境,那个曾以为让人牵挂一生的地方,只因为最美丽的童年时光,都流逝在青山绿水间,值得洞敞心扉去品味回想。起伏的山峦勾勒着弯弯曲曲的天际,漫山的白皮松及杉松泛着枝叶的清香,皮色各异的阔叶树白的似雪青的如铁,阵风袭过枝条哼出低沉的和声,与盆地间水库的波涛声配乐在一起,我经常在这样的梦境里甜美地酣睡着。
高兴地坐了三天三夜火车,然后搭上了一辆军绿色吉普。当车来到山上的时候,深邃的天空显得如此湛蓝,竟让人疑心是泛着光泽的蓝宝石。明朗水库幽深的碧绿,一直铺展到远远的北边山脚。我幼稚的童心,骤然对这里萌生出喜爱。这里就是昆明人常引以为豪的“去西山烤太阳”的明朗。明朗水库位于山谷中央,是解放军挖掘的人工湖。四周为J队某部J关驻地,水库东南的一条沟,是宣传队,水库西南的一条沟是后勤部,水库东北的沿岸为SL部及ZZ部,水库西边的沿岸是因修水库而搬迁的新彝族村晓明村。
-1晓明村西向东望-2明朗南半部后勤大门西向东望-3明朗南半部枯水期西向东望-6明朗北半部新家安在了后勤部沟里的深处,紧挨着幼儿园,住的是四栋两排平房的左下角,与北京的筒子楼相比,感觉更加自由自在。后来我哥上学了,就剩下孤单的我。有时憋闷得太厉害,就锁上门将钥匙挂在脖上,到坎下的马路边草丛中去玩,但从不走远,每当母亲叫我的时候,我就清脆地“嗳”的一声回应,一路小跑回去。门前经常放置着,是炉火熄灭的黄泥炉,因为大人们不太适应这种煤炭炉火的做饭方式。
在平房的房头斜对着幼儿园大门的是一棵高大健壮的白皮松,树皮青白油润,我许多年一直错以为是油松,每年人们不知怎样摘下硕大的椭圆形松球,然后用火烧开球瓣取出一堆金黄的松籽。有一次孤身的我负责看家,煤炉上的铝壶水已经煮沸,我几次鼓足勇气想求隔壁邻居的哥哥们,帮忙灌入竹篓外皮的开水瓶里,但终于腼腆得没有开口,壮胆颤巍巍提起歪斜的水壶,灌好后又抱着开水瓶放到另一边,小小年纪,并没有被烫伤的顾虑,只是一味担心不谨慎会打破开水瓶,那个年代的安全意识根本就没有萌芽。晚上我和我哥轮流去幼儿园大门外去倒垃圾,天黑漆漆的,似乎林间可怕的幽灵已经出动。有次山高月低更显阴森,我惊慌地倒在半路,转身就逃,总觉有个黑影脚步窣窣地跟着。次日邻居前来声讨,招致一顿训斥。后来搬到上面的平房住时,每次去公厕,碎石路上嘎达作响,在寂静的山区夜里格外清脆,更揪人心。人内心到底恐惧的是什么?不同年龄经历的人自然各有答案。
-1幼儿园在后勤沟里尽头-2幼儿园内部-3幼儿园内部-3幼儿园内柱廊-4幼儿园内部-5幼儿园内部-6幼儿园内部这天开始上幼儿园了,这里是司后政共有的,人数约十余人。园内设施当时算是非常考究,有精致光滑的大理石材质的桌凳及宽大滑梯。早饭在园里吃的,因为来得晚仅自己一人享用,记得赵老师家的小姐姐,问我香吗,还特意告我,肯定点头否定摇头,当时只觉得她太小觑我了,我早不是三岁的小娃娃了!就是这个小丫头,后来成为哥俩在小学时都曾暗恋过的对象。
相册里有张幼儿园柱廊的照片,似乎还是当初的模样,唯一陌生的就是新刷的涂料颜色,但当年那些叽叽喳喳的小伙伴,像花叶般飘落到了何方?就是在这里,厨师捉到了一条毒蛇竹叶青,从玻璃瓶中放出来,戏弄着这条不知天高地厚的林间流浪儿。蛇高昂着不屈服的三角形头颅,吐着舌芯儿,东攻西讨,最终落了个泡酒的悲惨结局。
幼儿园里最深处,即最西边的房子,是一片水房及厕所,一条幽暗的走道,一间铺装红色木地板的活动室。那水房及厕所非常空旷,灯也若隐若现,一个人轻易不敢进去。活动室窗外是彝族百姓开垦的田地,如今变成了相册里某培训学校的球场,稍远处就是林木葳蕤的原始森林。虽然有铁栏杆围护,但常有穿蓑衣背背篓提K刀的彝族人好奇地向里张望,小朋友们没有谁敢靠近窗台,童年的莫名胆怯,今天想来应该是种动物界生存本能的残遗。
我在幼儿园里虽然身高马大,但从不敢越雷池半步,最怕的是老师的批评,为了这个愚蠢的思维,甚至忍受黑小矮个伙伴的欺负,屡次被他抓伤了面部,那时也不懂得色素沉着,竟涂了许多斑斑点点的紫药水。仔细剖析,除了天生的性格外,怯懦应该是主要由家长的死板管理引发,让孩子逐渐在内向的封闭里自吞苦果。看着如今幼儿园的小宝贝们,面对大人依旧唇枪舌剑中妙语连珠,那毫不怯场的天真无邪与满不在乎,令我生出一缕感慨的同时,也更可怜童年的自己。
最羡慕的事情,是小朋友家长送来各种吃食。记得姬晶的妈妈给她带来了熟鸭蛋等美味,她独自在传达室享用,我多么想也能有这种贵族待遇啊,虽然我的家,在园里的台阶上就可望到,但这只是遥远的奢侈念头。呜呜呜,空咽口水。后来幼儿园解散了,就在这间房内,我哥拿起电话摆弄,总机问他是谁,哥答曰样板戏里的杨子荣,我好奇地接过来,答曰样板戏里的胡传魁,总机声色俱厉地再盘问,我心虚地报了真名。挂断后,哥不知是调侃还是认真,告诉人家会据此追查的,我害怕了许久。幼儿园的传达室,那个狼吞虎咽的漂亮小姑娘,那部老式的电话,象一幅生动的水墨淡彩画,鲜明地泼洒在记忆里。
为了改善伙食及适当户外游玩,学校老师组织了小朋友爬山采蘑菇,目标就是幼儿园南边的石头山,当然只爬到半山腰,许多地方坡太陡,大家连滚带爬才能通过,蘑菇的种类由带队老师认定。傍晚餐前,小伙伴们不分男女全列阵一排,由老师端着一个草绿色搪瓷铁碗,置卫生与否不顾,每人喂一勺赏赐,众人都被鲜美诱惑得万分迫切,无人嫌弃那共用的汤勺。每逢节假日会餐,厨师们就会用细线锯断煮熟的鸡蛋,摊布在盘上,这是必不可少的,在那个贫困的年代,也许这样看起来数量更多?幼儿园的关管理员,非常忠厚老实,幼儿园解散后又调到了小学校。他曾为我们哥俩义务理发,还送给家里烧红的蜂窝煤以方便尽快做饭。随其同去小学校的还有两位厨师米师傅及白师傅,虽然平时很少与孩子们说话,但日后见到我,目光都非常慈善,笑眯眯地轻轻地摸摸我的脸。
-1幼儿园大门口向东望-2幼儿园西边足球场-3幼儿园西边-4幼儿园西边-8平房下灌木丛改高尔夫-9平房下灌木丛改高尔夫不知什么原因,我不再上幼儿园了。每天在家里开始学习写字。认字的兴趣特高,很快就能读懂报纸了,还看到了JRC这个名字,觉得非常好听。这天是周末,无端发着烧的我和哥哥,听说今天父亲从北京出差回来,都兴奋得将病痛抛到九霄云外,早早地在礼堂附近的沟口等着,居然中午也没回家吃饭。每次父亲出差归来,都能带回京城的面包、沙琪玛、江米条、蛋糕及糖果等香甜食物,甚至有豆腐乳、咸鸡蛋等,然而那天父亲并没有出现。
也许是错误后的自暴自弃,想着母亲的严厉目光,哥俩东逛西游,下午谁也没提回去。我前次负责看护晾晒的笼屉纱布,轰赶前来偷袭的苍蝇,无意里翻扯破了日深年久的纱布,竟然被母亲用笤帚打伤了脚后跟,还违心地作了深刻检讨。而今天罪过远甚,我的心里更有些七上八下忐忑不安,四处游荡里总隐约觉得有担心的事情发生。
下午玩耍时,哥哥不慎摔进了2米多深正在施工的管道基槽里,头上凸起一个红包。傍晚他带着我又去很远的宣传队,看舞台排演的样板戏《红灯记》,还告诉我,扮演日军宪兵队长鸠山的是其同学的爸爸。夜深人静,饥寒交迫的我俩回到幼儿园门前,哥哥决定在旁边粗大的松木材料堆中过夜。过了一会儿野外确实无法入睡,决定去家里偷点吃的,侦查后发现门外的煤炉上热气腾腾蒸着馒头,就蹑手蹑脚溜去,谁知刚到炉边,母亲出门狭路相逢,纠着我俩的耳朵领进屋里,奇怪的是,母亲并没有打骂,相反每人分发了馒头,嘲讽地说:“吃饱有劲更可以成野孩子了。”急急忙忙饿狼般吃完饭哥俩都没有洗漱,倒头便睡一觉天明。这一天的经历,让孩童真正体会了流浪无助的心态。
这是天气变幻无常的夏天,母亲带我去拣拾薪柴。从幼儿园的南墙向西,三面环山,除了彝族百姓春种秋收的小片田地,周围是葳蕤碧绿的林海,时常随着凉爽的轻风传来忽高忽低的阵阵松涛声,附近充满了新鲜的斑斑驳驳花草气息。林间常有直径近米的松木被村民伐倒,在自然晾干后待运。那时虽然没有环保意识,可母亲也非常心疼那些身遭利斧夺命的原木,每次都不禁啧啧惋惜。胸径小的树木基本是机关人员砍去烧火做饭的,余下的枝条就散落在各处,娘俩很快就拾掇了几捆枝条。有的枝条断在沟里,母亲就派遣身形灵活的我,下去绑上绳子,记得绳子端部有封闭的木环,绳端绕过木柴再穿过木环就越拉越紧,等我返回,母亲就将其拽上来。我在荆棘里钻来钻去忙前跑后,这次近距离地接触原始森林,觉得非常有趣。
忙累了近两小时,精力旺盛的阳光透过枝叶,开始火辣辣地照着脸颊,我想回家喝水一会儿就回。母亲却断然拒绝,哀求我陪她在寂静的林间壮胆,呵呵,出乎意料,我原以为只有小孩才害怕独自在山林里呢。随着朵朵黑云飘来,万里晴空已翻云舞墨,瓢泼暴雨倾盆而下,因为最近刚通知雷电击人的事故,母亲只得与我躲到一道土坎下,尽量远离高大的树木。还好云雨似乎是路过的客人,来去匆匆,依托林间茂密的枝叶,仅将衣服浇得半湿。为了节约体力,母亲选择了一面陡峭的土坡,将柴捆滚下然后到坡下再继续搬运。不幸的是有捆木柴卡在坡中央,我自告奋勇地拿着木棍前去排险。爬到了柴捆下,站在正面我举起木棍就撬,瞬间柴捆迎面砸来,慌乱中我下意识地低头弯腰,仗着个头矮小,柴捆从我的背部翻滚下去,真是惊险一幕,我与母亲都大惊失色。正面交锋,莫如迂回包抄,这可谓现实生活总结出的处世兵法。
每周都能碰上巡诊的战士卫生员,背着红十字药箱,到了家里态度和蔼可亲,问寒嘘暖,博得母亲及众邻居异口同声地夸奖,并积极向其领导反映,结果不久该人提干派送学习,回来后作了医生,此时却判若两人,对大家非常冷漠生硬,群众惊讶其移云掩月的功夫,赐绰号为“阴阳脸”。这种人,无意中效仿了那些著名的双面人物:“语录不离手,W岁不离口,当面呼W岁,背后下D手。”呵呵,与大家玩了趟黑色幽默。其实每个人的所作所为都有着趋利避害的本能,也许当时是迎合或奉承,只要出自真诚都是可以理解原谅的。
艳阳高照的秋天,我跟母亲经北京回天津探亲,列车上因为给体育运动队换铺,列车员丢失了娘俩的卧铺票,可能这在当时是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不知怎么我又惹火烧身,被烦躁的母亲一番经典教训,真是委屈,在这群成人间,我就是个股掌之上的可怜玩偶,但没有人会重视孩子的想法。到京下车后招待所也满员,东奔西走直至深夜才在一家浴室住下。早晨在王府井东风市场吃饭时,遇见了样板戏中胡传魁的演员,从身后望去,脑满肠肥的他脖颈处堆着几条横肉。按那个极左年代的逻辑,应该有人诘问谴责其主演的角色活灵活现,是否有F动基因的遗传,再追究其祖宗八代的历史身份,然后上纲上线得出结论:一定是长久扮演反面人物,耳濡目染从生理及精神上都打上了F动派的烙印啊!
上午在王府井百货大楼,因为去卫生间我与母亲走散了,等了似乎许久,终于忍不住痛哭流涕起来,还好有惊无险。那时人F子还不像现在这样猖獗,那时孩子们大都挺傻特天真!下午又到了亲戚家,首次住在双层床的上铺,感觉非常新鲜。下楼独自玩耍了一会儿,居然忘了所住楼层,正在楼梯处上下徘徊的时候,一个小姐姐竟未卜先知般地告诉了应该去的楼层,至今我还莫名其妙。
北方给我的最深印象,就是冬季漫天鹅毛大雪,席卷白茫茫的晶莹世界,河面凝结成了溜冰场,每家的屋檐下挂满冰棱,上粗下细,密密麻麻,俨然为白玉般的天然建筑饰品。还有春夏季大过鲁迅笔下百草园数倍的西菜园,那里有石砌栏杆的古井,旁边丛丛盛开着红花的美人蕉,穿过蝴蝶追逐的蔬菜如番茄、黄瓜、茄子等,院四周长满花椒、香椿及各种果树。我感觉饥饿就摘根茄子或黄瓜,双手捧着边走边吃。
还有一次用马车给亲戚送一车大白菜还有些粮食,一群小孩儿攀上马车要跟着去,我也爬到车尾手握着竖木板,想尝试一次去山里的旅行,随着车辆百米左右的行驶,上下颠簸我感到眩晕,急忙跳车逃了回来。大点的伙伴带着我,到南边的小河里堆泥筑坝围成数个水面,捉住一群小河鱼,拿回家里,大人赏给了一只身带花纹干净敏捷的猫儿,它狼吞虎咽咀嚼发出吱吱脆声。我在无所顾忌地疯狂游戏后,常又想起南方孤零零的哥哥,终于等到了父亲到京出差顺路来接娘俩回南方的这天。
备注:图片部分为网上搜集,部分为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