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千(~年),四川内江人。原名张正权,又名爰,字季爰,号大千,别号大千居士。二十世纪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绘画、书法、篆刻、诗词都无所不通。早期专心研习古人书画,特别在山水画方面卓有成就。后旅居海外,画风工写结合,重彩、水墨融为一体,尤其是泼墨与泼彩,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
红拂女设色纸本年作年创作的《红拂女》是张大千工笔仕女的精绝之作,也是大千稽古敦煌后力图呈现盛唐精丽画风的重要创作。该作主角为唐代“风尘三侠”之红拂女,作品构图明快而简洁,整个画面只表现红拂之姿,单纯地让美感聚焦在女主角身上。这位主角用双手撑开斗篷,抬起头,上身微微倾斜,膝盖稍稍提起,长裙曳地,翩然而来,优雅大方,毫不忸怩作态。高高束起的红色腰带,蓝、绿、白色相迭的系带。她凤眼圆睁,神色从容自若,含蓄又不退缩,表现出优雅、积极的态度。这正是大千刻意为红拂女设计的身段。他通过正面出场和左右对称的形式,暗示红拂女爽朗、大器、果断的性格;又让倾斜的上身和弯曲的长裙连成修长的弧线,不但冲破对称构图的呆板,也烘托出女性优美的姿态。大千是个京剧的戏迷,常自京剧表演中得到启发。所以,红拂女才有类似京剧花旦在舞台上亮相的身段。除人物面容、精神、性情以外,大千对服饰的花纹与色彩、画面装潢的形式也都下了很大的工夫。敦煌之行的经验,使他对华美、精致的理解,推进到了唐人的层次。因此,《红拂女》不但有初唐秀骨丰肌、优雅自信的女性形象;红拂身上的服装款式、花纹色彩,也无一处不根据唐代画作。大千应用繁简对比、以暗托亮的手法,达到既复杂又统一、纹样为主题服务的整体效果。
惊才绝艳镜心设色纸本年作款识:惊才绝艳。厚臣仁兄法家属作漫设哂正,甲申嘉平月,大千张爰,沙河邨居。钤印:蜀郡张爰、大千居士、张爰字大千书画之印、大风堂高古而华丽的语素,是张大千从敦煌归来后乐于在画面上展现的母题。画中美人立于芭蕉树下,面相丰盈饱满,鼻脊秀挺,唇若樱桃,两眸似含秋水,若有所思,右手轻挽裙袂,左手徐执拂尘,体态呈S型性向前微倾,似闲庭信步,雍容华贵的装束难以掩抑跃然纸上的才情。描绘人物轮廓与衣纹的细笔线条,线质绵密强韧,极富弹性,虽细却不显单薄。设色同样受到了敦煌壁画的影响,先用淡彩勾勒出衣饰中各种繁复的纹样轮廓,再以厚重的矿物颜料加以统染。赭石、藤黄、花青、石绿,还有大红的有机穿插,吸收了壁画中藻井和佛像背光的色彩构成,把宗教绘画变幻无穷的瑰丽融进优雅的世俗色彩,散发着艳丽而高古的盛唐气息。这一时期的工笔人物画,是张大千融古而自变其格的第一个高峰,其工细程度和作画难度在任何一个阶段都并不多见。《惊才绝艳》可谓画家在此时期创作中的典型。
惊才绝艳立轴纸本年作大千此幅《惊才绝艳》图,传神守真,取势用宏。以论其笔,妙在清劲,线条劲秀绝伦;傅彩富于艳冷,光华灿烂;气韵疏旷中和,崇向壮美;将元魏清癯作风,一扫而空。画中仕女,浓缛新丽,衣带飘举,褶纹裯叠等绘法有浓厚的佛教画风,虽明知是画,但仍然可以使你怦然心动。该图可考究隋唐之衣服制度,以补唐代、五代、史书之阙文。
惊才绝艳设色纸本年作(万元,年6月北京万隆)款识:惊才绝艳,此四字红拂足以当之。癸巳秋日,蜀郡张爰。钤印:昵燕楼题跋:绝忆当年李药师,侯门投剌擅丰仪,谁知野店晨妆罢,能识虬髯客更奇。能明立龙更谁如,千古峥嵘女丈夫,笑煞豪华杨越国,身犹未死骨先枯。千山廓原说沉雄,爼豆千年祭享真。倘使蛾眉犹未死,忍看率骑渡辽东。渌江江水清见底,渌江儿女柔似水。恨无侠骨有回肠,如此江山愧欲死。二十年前醴陵红拂墓口称四首漫书画上,大千居士。钤印:张爰私印、大千富贵大吉张大千的仕女图如其所绘高士图一样,风格清润健雅、明丽秀逸。此卷正是对其仕女图风格的极好诠释。画中描绘人物轮廓与衣纹的细笔线条,线质绵密强韧,极富弹性,虽细却不显单薄。设色同样受到了敦煌壁画的影响,先用淡彩勾勒出衣饰中各种繁复的纹样轮廓,再以厚重的矿物颜料加以统染。赭石、藤黄、花青、石绿,还有大红的有机穿插,吸收了壁画中藻井和佛像背光的色彩构成,把宗教绘画变幻无穷的瑰丽融进优雅的世俗色彩,散发着艳丽而高古的盛唐气息,显示出与赴敦煌前人物画的不同境界。
红拂图重彩钩金纸本年作红拂女设色纸本年作款识:红拂图。甲午之秋,大千居士爰,作于昵燕楼。钤印:张爰、大千父、昵燕楼《红拂图》是大千年56岁时作,是大千盛年作品。大千年曾应印度美术会之邀赴印度新德里举办画展,其间到亚坚塔临摹壁画,然发现印度之壁画与敦煌壁画并不同源,故而留居印度临摹壁画年余,吸收印度文化精华。此画设色大红大绿,赋色重彩,又不失雍容古雅,正是吸收印度画精华所得,图中人物有典型的唐女遗韵,兼具印度美人风采,二美形神尽收笔底。“昵燕楼”为张大千于阿根廷的居所。年8月,张大千一家抵达阿根廷,在离布宜诺斯艾利斯不远的曼多萨租了一处住宅,楼高两层,属花园楼房,花园面积两亩多,取名“昵燕楼”,寓意暂时寄居于此地。
拈花仕女设色纸本年作(万元,年6月北京保利)仕女设色纸本年作题识:甲申秋日,蜀郡张爰,青城山中作。题奉文翰仁兄法家正文,大千居士爰。钤印:张爰、张大千、大千大利、迟秋簃、摩登戒体、大风堂此幅仕女画绘于年,为张大千从敦煌回来之后居青城山时作。画中仕女的鬓发取法唐代束发样式,先用细笔浓墨写出发丝盘结之态,再用淡墨渲染数次,显出发质柔黑润泽,浓淡有致,又根根着肉的视觉效果,体现了张大千工笔人物的深厚功力。仕女美丽、穿着服饰的奢华,与手拿花的雅逸之间形成和谐的呼应,令画面充满勃勃生机。整个画面的用线、造型以及敷色,已经有别于张大千昔日人物画的纤琐清丽,代之以敦煌的浓艳、丰腴与健硕,强调线条的写实造型能力,深得唐人遗意,极富感染力。此幅仕女画作,造型生动,笔精墨妙,敷色古艳,不仅是张大千敦煌风格的艺术精品,更是研究张大千人物画发展脉络的最佳依据。
青城崔生妇设色纸本(万元,年11月中国嘉德)年作题识:玉关金城未是遥,笙箫鸾鹤彻清霄。不知巾子长多少,五色辉光化绛桥。青城崔生旧事,漫写并拈小诗。大千居士张爰。钤印:蜀人张爰、大千、青城客、上清借居此画无纪年,画的题材是“青城崔生旧事”,名款下有“青城客”一印,题诗的引首处有“上清借居”一印,得知此画作于青城山上清宫内。根据画风,尤其是书法风格,当在敦煌归来以后所作。大千自年12月,尤其在年有较多的时日居住山中。大千先生在青城“上清宫”时曾作仕女数幅,刻之于碑石,供人摹拓。其中即有与此画同稿同诗者,至今犹存于“上清宫”内,并有纪年曰:“甲申秋日写于青城”,推断此画作于年。该石刻本的背后,刻有小楷书五行半,录自野史中记述崔生旧事一节:“逸史有崔生者,于青城山下洞见金城绛阙,仙翁羽衣霞帔,留生酒食,以女妻之,取青囊药两粒令服之,每朔望乘鹤上朝……生妻掷一领巾,化为五色绛桥,随步随灭,须臾云雾四合,但闻鸾鹤笙歌之声。”故大千题画诗中有:“不知巾子长多少,五色辉光化绛桥”之句。由此可知此画中女子,即上述野史中所云青城山下仙翁之女,崔生之妻。此乃道教的仙女之流,正是大千先生隐居“上清宫”道观中,阅读相关资料而产生的作品。在这一时期,大千还偶然使用颇具道教色彩的名号:“之冕羽士”。此画以比较写意的白描浅绛画法,大千在三十年代中期取法明人,尤其喜爱模仿唐寅的逸笔,之后渐多此法。此幅用笔轻灵飘逸,美女身材高窕,眉眼飞动有神采,略施色彩,仅以石青染凤饰,脸不敷粉,但在云发及朱唇的衬托下,已是清秀脱俗,风情万种。较之敦煌前的仕女,此画多了俊爽健康的风采,尤其是眉毛与眼睛的画法与审美观,有了很大的改变。大千早期的仕女画中,仍保留清末民初表现惺忪美之有眼袋的下眼皮,但此一习气,自从大千敦煌归来以后,便被他永远摒弃了。大千论仕女画的容貌:“要娴静娟好,有林下风度,遗世而独立之姿,一涉轻荡,便为下乘。”此画中仕女,举手腮边,双目明澈而若有所思,神情楚楚动人,真有“林下风度”,乃其画论之最佳印证。
金城玉女年作题识:玉关金城未是遥,笙歌鸾鹤知彻青霄。不知巾子长多少,五色辉光比绛桥。甲申秋日,青城山中写似含杰仁兄方家,并题请正。大千张爰。钤印:张爰之印(白)、大千(朱)大千先生前期仕女画可以年赴敦煌作为一个转折点。此前,主要师法唐寅,所运用的手法,以水墨为主。年春至年夏,他西涉流沙,临摹了大量敦煌壁画,使他对传统绘画的认识,在历史的方面从明清追溯到了晋唐;在形式上,则从文人卷轴到众工画壁。敦煌艺术对他的滋养,使他跨入更广阔的艺术天地起了重要作用。此件作品为大千先生敦煌归后仕女画之精品。人物开相风姿得唐人法,已与前此受唐寅影响拉开距离,尽现雍容华贵之神态,服饰及设色以刻画取胜,令人叹为观止。
宋人词意设色纸本甲申(年)作仕女图年作
薛涛制笺图立轴设色纸本年作款识:睡起日高莺啭,画帘低卷,花影重重,醉眼羞抬,绣床近,强来描翠,妆镜掩,不肯自红,锦屏空对花无语,独怨东风。忽忽,庾郎去后,香消玉减,是事疏佣,纵鸶笺封了,何处问鳞鸿,眼中泪万行,难尽眉上恨,一点偏浓,杳无踪,夜来惟有梦相逢。甲申正月,成都借居,大千居士爰。钤印:大千居士、大硕斋、大千父
仿唐六如仕女图设色纸本年作诗塘:短长阔狭乱堆床,匀染轻捶玉色光,岂是无心勿针线,要将姓字托文房。唐寅。款识:六如居士本。略参用莫高窟中晚唐供养人衣饰临之。甲申嘉平,阿爰。钤印:大风堂、大千毫发此幅《仿唐六如仕女图》,是大千同时融合职业画家的笔法与文人画风的气韵两种不同表现特色之精作。画首以唐寅的笔法题七言诗句一首,书法之精到流畅毫无滞碍,其拟仿六如笔意已达此境地;换句话说,大千已能将唐寅胸蕴了然于心,下笔超脱自在而游刃有余。画上题记说明此作画风本源;虽自谓系拟仿唐寅仕女图,但其所到达之境地已力追唐宋高古,又非唐寅之所能及。画中美女袅袅行来,神情生动,仪态端庄,在安静娴雅之间而富有动势。眉目开面栩栩如生,先用淡墨钩轮廓五官,再以淡朱砂烘托。眼眶鼻梁用赭石衬出明暗,额鼻下腭则以白粉晕染,古称三白;点唇用朱砂,再用洋红分开。最难处尤在鬓发,浓墨细笔,以淡松烟墨层层渲染,色泽柔润,清秀自然,直有从肤中长出的真实感。此皆参用唐宋古法,非明清人所能及。衣披裙带花纹更用敦煌唐人法,色泽妍丽,描写精细,笔致清润而不刻板。
宋人词意镜心甲申(年)作款识:睡起日高莺啭,画帘低卷,花影重重。醉眼羞抬,娇困犹自未惺忪。绣床近、强来描翠,妆镜掩、不肯匀红。锦屏空。对花无语,独怨春风。匆匆庾郎去,香销玉减,是事疏慵。纵蛮笺封了,何处问鳞鸿。眼中泪、万行难尽,眉上恨、一点偏浓。杳无踪。夜来惟有,幽梦相逢。写宋人潘元质玉蝴蝶。甲申正月,借居成都青城山中,大千居士张爰。钤印:张爰私印、大千、法匠、游戏神通
赏花仙女图镜心年作款识:甲申七月,蜀郡张爰青城山中作。题奉文翰仁兄法家清正。大千居士张爰。钤印:张爰、张爰、张大千《赏花仙女图》创作于年7月,系张大千敦煌风格画作中的精品。画中仙女的鬓髮取法唐代束髮样式,先用细笔浓墨写出髮丝盘结之态,再用淡墨渲染数次,显出髮质柔黑润泽,浓淡有致,又根根着肉的视觉效果,体现了张大千工笔人物的深厚功力。两位仙女的美丽、穿着服饰的奢华,与手捧仙葩的雅逸之间形成和谐的呼应,令画面充满勃勃生机。整个画面的用线、造型以及敷色,已经有别於昔日人物画的纤琐清丽,代之以敦煌的浓艳、丰腴与健硕,强调线条的写实造型能力,深得唐人遗意,极富感染力。左边仙女手所捧的仙葩奇花,明显借鉴了敦煌佛教壁画莲瓣精美的造型和流畅的线条,增添了画面的祥瑞气氛。
麻姑献寿设色纸本年作(万港币,年11月香港保利)题识:袅袅乘云去,仙衣不染尘。玉缸春酒暖,进与养年人。甲申夏,恭介刘母罗太夫人七十大庆。张爰。钤印:张爰(朱文)、大千大利(白文)麻姑乃女寿佬,传说中麻姑曾“见东海三为桑田“,可见其寿岁之长。农历三月三日为王母寿辰,举行蟠桃盛会,麻姑特在绛珠河畔用灵芝酿酒,献给王母作贺礼,谓之“麻姑献寿”。因而每为女性贺寿时,多作麻姑像。此画于年应刘氏家族嘱托为罗太夫人祝嘏而作,时张大千自敦煌归来,得惠甚多,绘画风格变化明显。画中麻姑穿着以魏晋时风造型入手,极尽雍容华贵气息;双手合抱青花净瓶,内有瑶池佳酿并一瓢,有祝贺福禄长生之寓意。设色华丽古雅,并以秀骨内蕴、柔丝般绵绵悠长的线条勾勒而成。面像采用的三白法,除了用淡朱砂烘托之外,又在额、鼻、下巴乃至于颈后背处托粉,以表现温暖的肉色,可以看到受到敦煌壁画的深刻影响。在眼神方面格外具摄人之致,正是大千仕女画有别于他人的精髓所在,也为此一传统题材添加了几分时代新意。
仙女献酒图设色纸本甲申(年)作(万元,年5月中国嘉德)题识:袅袅行云去,仙衣不染尘。玉缸春酒暖,进与养年人。甲申夏日,蜀郡张爰。钤印:张爰之印、大千《仙女献酒图》是张大千敦煌归来后新仕女形象的典型代表。画中仕女丰润甜美,华贵异常。她头髻高悬,广袖披帛,着对衿裙襦,双手和握于胸前,雍容高雅,其头饰与服饰是典型的敦煌唐代壁画中的天女形象,充分体现出“袅袅行云去,仙衣不染尘”的天女形象。在用笔上,大千运用唐人渊穆醇厚的“莼菜描”及“高古游丝描”对人物进行细致刻画,从头髻发饰到肌肤眉目及衣饰花纹,线条无不潇洒灵动,劲健流畅,达到院体式细节描绘与白描式勾勒的最佳结合。设色敷彩也放弃了明清所惯用的清丽淡雅而改为唐代盛行的浓艳华丽,以矿物质颜料石青、石绿、朱砂为主,画面色泽鲜丽而不失高雅,充分地发挥了颜料的高彩度特质。
唐妆仕女图镜心年作题识:南国清歌入破时,银灯如水照花枝,雪肤云鬓足参差。翠羽汉宫金母使,玉纤团扇大苏词,误他举举与师师。浣溪沙。甲申九月,阿爰。惠波仁兄方家正之,大千张爰大风堂下。钤印:张爰、张爰之印、大千居士、三千大千自敦煌返回後,张大千笔下人物尤其仕女形象画风一变。他得古代壁画线描之空灵明快,赋色之辉煌灿烂,气度之高华超迈,所以笔下人物气息高古,出神入化。开相的曼妙,线条的端穆,赋彩的明丽,构图的变化奇诡,格调的清雅,皆为前人所未能梦见,一洗近世流滑孱弱之习气。此画中美人呈现出高雅、轻松和沉思之态,却以几笔简单的线条画出女人的表情和情绪。
仕女年作仕女图年作
南国丽人图设色纸本年作(.5万元,年12月北京保利)题识:南国清歌入破时,银灯如水照花枝。雪肤云鬓足参差,翠羽汉宫王母使。玉纤扇,大苏词。误他举举与师师。甲申嘉平月,张大千爰。钤印:张爰之印、大千、摩登戒体此幅仕女图为大千四十年代中期所作,这一时期他的仕女画受敦煌壁画的影响逐渐向重彩转型过渡。画中仕女在造型上取盛唐壁画雍容丰腴的特征,设色上受佛教造像及藻井图案的影响,以石青、石绿、朱砂矿物颜料赋色,色调明丽,艳而不俗。在仕女的面部处理上,承袭唐代的三白画法,将额头、鼻子和下巴处留白,并以红润的脸颊陪衬,使得脸孔的轮廓线条分明。大千以浓墨兰叶描绘上眼线,反之以淡墨细笔轻描下眼线,再浓墨勾出瞳仁的轮廓,用淡墨渲染深浅,使画中仕女优雅含蓄之目光跃然纸上。
仿莫高窟仕女镜心甲申(年)作(.8万元,年5月中国嘉德)题识:甲申嘉平,仿漠高窟初唐人衣饰。蜀郡张大千爰。钤印:张爰之印、大千居士、大千豪发《仿莫高窟仕女》作于年,时张大千已返回成都,致力于整理敦煌未完成的作品。经过壁画的洗礼,张大千笔下的仕女一改明清以来的纤弱,转变为丰腴健美。此幅仕女手持金莲,头戴凤冠,“遗世而独立”,颇有“林下风度”。衣饰的每个细节都精心勾摹,唐人衣饰之华贵,在大千笔下栩栩如生。
人物立轴年作纨扇仕女镜心年作
题笺图设色纸本年作(万港币,年5月香港苏富比)题识:长眉曲袖颦蛾碧,桂发容光飘蜀国。翠筵芳酒酡颜朱,滞醉不知将钿合。浣花笺纸桃花色,帘外东风吹象笔。十离诗就泪痕干,早托同心胜绾结。甲申六月,写并倚《玉楼春》似伯纯仁兄方家正之。大千居士张爰,并命十儿颍补裙花。钤印:张爰私印、三千大千、摩登戒体《题笺图》尺幅颇大,在主体人物描划外,尚具足够空间添上背景,故画家补蕉叶、细草、幼竹伴衬,补缀岩石充作座椅。仕女开脸娟秀,细眉弯如新月,双目凝视若含无限幽思,唇点殷红,与髻上头饰之相映照。其容其饰,明艳中流露典雅之风范,端庄中别具妩媚之韵。全画工笔写意相配,颜色鲜艳与雅淡互衬,悦目中又蕴含飘逸之趣,极见大千当时在青城山专志绘事之功力。
摩登仕女图立轴设色纸本年作题识:赵姊廉纤阿环丰,娇躯一样不惊风,李波小妹柔如水,写入屏风愧未工。甲申八月,写此并题赠康年先生正之,大千居士张爰。钤印:蜀郡张爰章、弘丘隐居
仕女立轴设色纸本年作款识:韶韺夫人清赏。甲申夏日,大千、宛君合写。钤印:张爰之印、大千一位执扇古装仕女,背过身,但转过头,面对观者。以细而均匀的用笔绘出整个人物的动势,衣纹转折。面部的五官,用笔更为讲究,力求高古之气。服饰大片空白,仅在衣领,手等几个部分,加以平涂的石青表示,装饰感极强。仕女旁边那两棵竹子,以不同墨色写出,前后关系交待极为清楚。此幅画作,竹的高洁,仕女的柔美,不同精神气质的对比,与色墨视觉对比,交相辉映。
石上閑憩圖立轴纸本仕女设色纸本年作款识:青霜仁兄法家正之。蜀郡大千张爰。钤印:张爰之印、大千题跋:凤髻龙纹照眼明,灵犀无语更传情。三生旧约依稀在,石上何年再证盟。陈方漫题。钤印:陈方之印桐叶秋风金井声,露花含月玉阶清。寸心自逐双题断,欲寄关山无限情。青霜。钤印:蒋謇长寿、青霜道人
白描仕女镜片水墨纸本年作题识:欢行流水心,妾守幽闺性,蛾眉颦小展,蕉心比侬命。少作子夜歌。甲申秋日,大千居士制,应命比德画花边。大千先生的白描画稿,除了未完成的创作,大都属于粉本的性质,作为自己创作的准备,更为门人提供学习的范本。他在《画说》中曾专门强调,中国画的学习要从人物线描的勾勒入手,可见其对此的重视。而这批画稿的线描,衣袍的飘逸健拔,髯须的潇洒精彩,手指的饱满圆润,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端庄杂流丽,刚健寓婀娜。领略大千先生线描的精诣而言,不施丹青的白描画稿之价值,是在他的设色、尤其是重彩画之上的。
双钩墨竹倩影图立轴年作题识:催腔促拍两眉弯,似笑似颦蹙玉颜,已判此生长是客,新声休唱念家山。甲申夏日,大千张爰。钤印:张爰私印(白)、大千父(朱)
仕女书法对联立轴水墨纸本年作款识:欢如菖蒲花,但开难得见。侬欲化春水,要看郎心变。甲申十一月既望,大千张爰。钤印:张大千长寿大吉又日利、大千、张爰
仕女立轴年作仕女立轴年作
簪花仕女图水墨纸本甲申(年)作款识:甲申七月,青城山下作,张大千爰。钤印:张爰之印(白)、大千(朱)、却吹长笛过青城(白)、上清借居(朱)年后,张大千用了两年半的时间,对我国敦煌壁画进行编号、临摹,丰富了绘画技法。敦煌归来后,张大千寓居成都青城山,创作了大量的以敦煌壁画为题材的作品,此幅《簪花仕女图》便是其中一幅。此画线条流畅,造型准确,人物生动传神,为张大千人物画精品。
仕女水墨纸本乙酉(年)作款识:乙酉元月,写与学文贤侄,爰。钤印:张爰之印、大千此幅大千白描精品完全呈现出一个柳叶眉、眯眯眼、樱桃小嘴和瓜子脸的中国古代标准美女;人物的开脸、手势非常优雅,头发画得很细,这就是传统美女的标准画法。张大千将国画中的“墨有五色”发挥得淋漓尽致,他能精准地以控制浓淡色阶和简单的线条表达立体感,上浅下深,感觉也更立体。眼珠反光的地方,他用留白来表现,一般眼珠的留白都是圆形,而大千却不是这样画,留白的形状都不规则,用浓淡色阶呈现出仕女的立体感,显示出大千白描的功力。张大千早期画的美人是瓜子脸,后来从敦煌的壁画中,他学习到很多手脚和脸的圆润线条画法,以及人物画的庄严感,这些都是唐代以前佛教画的表现方式。后来大千常常以身边的人为作画的模特儿,例如他的太太、女朋友、学生和朋友的太太,这种方式画出来的感觉比较接近写生,也是他画美女特殊之处。即从细部看,画中人衣服的线条也很流畅,美人的双眼皮是大千少见的眼睛画法,眼白是浅浅的蓝色,眼珠则是一点红、一点白,甚至连眼角有一条泪腺、那种泪汪汪的感觉都画出来了,真的是非常传神。
蕉荫仕女图设色纸本年作蕉荫仕女图设色纸本年作
仕女图镜片设色纸本年作款识:欢如芙蓉花,生长湖心里。移湖安侬屋,牵郎伴郎戏。欢行流水心,妾守幽闺性。蛾眉颦不展,蕉心比侬命。少作子夜歌之二,写似幹如仁兄法家正之。乙酉秋日,大千居士张爰写于迟秋簃。钤印:张爰之印、三千大千
团扇仕女立轴设色纸本年作款识:南国清歌入破时,银灯如水照花枝。雪肤云鬓足参差,翠羽汉宫金母使。玉织团扇大苏词。误他举举与师师。乙酉嘉平月,写并倚《浣溪沙》,似景庆仁兄法教,大千张爰。钤印:张爰之印(白文)、大千(朱文)
幽篁仕女图镜框设色纸本年作
竹荫仕女立轴乙酉(年)作柳下仕女圖款识:志清仁兄方家正之,乙酉十月,大千张爰,时过渝州。钤印:张爰之印(白)、大千(朱)年,大千自敦煌归来后,壁画中历代菩萨与供养人像的仪态、衣饰和设色之法,也影响了他的仕女画风。四十年代至五十年代前半期,大千功力成熟,精力旺盛,此期画就不少人物画精品,是大千人物画的全盛高峰期,《竹荫仕女》作于年10月,正是这一时期的佳作。《竹荫仕女》此画,衣饰情调与他早年临习过的唐寅笔下仕女相仿佛,但身姿雍容,开脸饱满,与六如相去已远,人物全身略呈微微的S形,与优美的唐代菩萨相似。
蕉荫仕女镜心年作(万元,年6月)款识:欢如芙蓉花,生长湖心里。移湖安侬屋,牵郎伴郎戏。欢行流水心,妾守幽闺性。蛾眉颦不展,蕉心比侬命。少作子夜歌之二,写似幹如仁兄法家正之。乙酉秋日,大千居士张爰写于迟秋簃。钤印:张爰之印、大千、迟秋簃、摩登戒体此幅赠刘梁年《蕉荫仕女》画于年秋,写一仕女端坐于蕉荫巨石上。仕女的形象是张大千笔下独有的,采用了他此前在敦煌临摹研习过的壁画人物技法,上下唐装,开脸则有所谓“三白”之类,线条温婉柔和而丰腴;但又出以现代仕女的发型。人物用工笔,芭蕉与巨石则用写意,互为呼应和对照;连接工写两部分的,是一枝亦工亦写的墨竹,整幅形成一个神完气足的意象系统。“迟秋簃”印极少施用,而每一钤用,必是其自认为非常得意之作,此前所见,似乎只有《苍莽幽翠图》等有限的几件,而《苍莽幽翠图》原为著名书画鉴定专家、艺术家谢稚柳的夫人陈佩秋珍藏之作。
芭蕉仕女立轴设色纸本年作款识:观如芙蓉花,生长湖心里。移湖安侬屋,牵郎伴郎戏。观行流水心,妾守幽闺性。蛾眉颦不展,蕉心比侬命。少作子夜歌意。写似幹如仁兄法家正之。乙酉秋月,大千居士张爰写于迟秋簃。钤印:张爰之印、大千、摩登戒体、大风堂
仕女图立轴设色纸本年作蕉荫仕女设色纸本年作
芭蕉仕女设色纸本年作款识:乙酉秋日,戏效唐人法写于昭觉寺,阿爰。钤印:张爰、张大千昭觉寺最初建成于汉代,唐代改名为昭觉寺,位于四川成都市北的青龙乡。张大千先生自敦煌归来后,于年在重庆由教育部出面举办了《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展览》,并于年、年左右创作了不少以敦煌壁画中唐代仕女风格为范本的仕女人物画,为了年10月在成都举办的《张大千近作展》,张大千先生借住于昭觉寺进行创作,此件便为其中之精品。
仕女图设色纸本年作松柏仕女图设色纸本年作
芭蕉仕女图立轴设色纸本年作款识:南图清歌入被时,银灯如水照花枝,雪肤寒鬓最参差,翠羽明珰沙田使,玉织团扇大苏词,误他举之与师师。乙酉人日,试笔为此并倚《浣溪沙》,似俨风仁兄法家正之,大千居士张爰。钤印:张爰之印、大千、大千毫发、大风堂图中亭亭玉立的执扇仕女,一变明清以降“改费流派”的缄弱之风,变之为丰腴健美的盛唐遗韵,从人物的面相与衣饰都可以明显看出他对敦煌壁画的借鉴与吸取。仕女的盘发先以细笔浓墨写出,再以淡墨渲染数次,显出发质的柔黑润泽,根根着肉,充分体现了大千工笔人物的深厚功力。仕女所着衣饰的每个细节都精心勾摹,唐人衣饰的华丽之美,在大千笔下栩栩如生。
执扇仕女图设色纸本抚琴仕女设色纸本款识:旧梦曾寻碧玉家,东风何处问年华,小红桥畔春如许,吹满一池杨柳去。蜀人张大千。钤印:张爰(白)、大千(朱)、张季爰印(白)此幅《执扇仕女图》是张大千四十年代中期作品。画中一执扇仕女飘逸妖媚,面相圆润文静,体态丰盈优美,色彩淡雅干净衣纹细劲圆润,裙带采用矿物质石赤朱,颜料点缀尤其特殊,寥寥数笔即把一位古典美人刻画的如此惟妙惟肖、楚楚动人。
芭蕉仕女设色纸本年作仕女图设色纸本年作
倚石仕女图立轴设色纸本年作此幅作于年,张大千着力刻画一位才情与美艳双绝的女子,面部表情特别是眼神微妙地展示了人物的内在心理。补景的坡石淡墨挥写,浓墨点染,进一步彰显才女高雅、脱俗、清高的个性。画工精细,仕女仪态丰满,大有盛唐典雅之风,人物以勾线为主,部分衣饰着淡彩衣纹线条简洁流畅,敷色清丽淡雅,侍女高贵典雅,气息高古。盖大千先生自敦煌归来,得古代壁画线描之空灵明快,赋色之辉煌灿烂,气度之高华超迈,所以笔下人物气息高古,出神入化。开相的妙曼,线条的端穆,赋彩的明丽,构图的变化奇诡,格调的清雅,皆为前人所未能梦见,一洗近世流滑孱弱之习气。
仕女图设色纸本年作仿唐人漠高窟仕女立轴乙酉(年)作
簪花图立轴乙酉(年)作题识:簪花图。乙酉上元后三日,友鹤老弟来过沙河村居,漫写博笑。大千居士爰。钤印:张爰之印、大千、摩登戒体大千先生自敦煌归来之后,画风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尤其是画仕女开始参用唐宋古法,多用细匀挺拔的铁线描和飞扬流动的的行云流水描,裙带花纹更用敦煌唐人装饰手法,色泽艳丽,描写精细,让人耳目一新。他笔下仕女开相之曼妙婉约、线条之空灵明快、赋色之绚丽多姿、气度之高华超迈皆为前人所未能梦见,一洗近世流滑孱弱之习气。此画中的美女内着白色拖地花边长裙,外套长袖对襟系带短外衣,外衣素色,仅在袖口和领边有描金花边,面相丰腴,凤目秀长,两眸顾盼生情,樱桃小嘴,在安静娴雅之间流露出一丝妩媚,两手上举,作簪花状,姿态优雅,静中蕴动,尤如唐代贵妃再现今日。此画绘制精细柔美,神情生动,仪态端庄,先用淡墨钩轮廓五官,再以淡朱砂烘托,眼眶鼻梁用赭石衬托出明暗,额鼻下颚则用白粉晕染,古称三白,点唇用朱膘,再用洋红分开,最难处尤在鬓发,浓墨细笔,以淡松烟墨层层渲染,色泽柔润,清秀自然。
纨扇仕女年作纨扇仕女图年作仕女图年作
纨扇仕女图年作款识:乙酉上元前二日,似鳯珍小姐清正,大千居士爰。钤印:张爰之印(白文)、大千(朱文)此画作於年,时值大千敦煌归来,画中仕女取法自敦煌壁画所陶铸成的流畅清劲的线描形式,空灵明快,不烦不躁,充满着高贵典雅的美感。纨扇仕女樱桃小嘴,窄袖束腰长襦裙,上身向右而身躯却迤逦前行,形成一副构图均衡而深具动感的姿态。
仕女年3月作款识:(1)敦煌归后,其运笔及衣饰并效唐人,非时贤所能梦见也。大千居士题。(2)兰轩仁兄方家正之。乙酉三月,大千张爰,时在资中。钤印:张爰私印、蜀客、张爰之印、大千、摩登戒体、春长好这幅《仕女》系为圈中人士所作,为张大千中年时代的精品之作是时大千正借寓成都昭觉寺,完成并展出《大墨荷通屏》、《西园雅集》等巨幅作品。画中仕女仪态丰满,大有盛唐典雅之风。盖大千先生自敦煌归来,得古代壁画线描之空灵明快,赋色之辉煌灿烂,气度之高华超迈,所以笔下人物气息高古,出神入化。开相的妙曼,线条的端穆,赋彩的明丽,构图的变化奇诡,格调的清雅,皆为前人所未能梦见,一洗近世流滑孱弱之习气。
仕女立轴年作吹箫图年作
仕女立轴水墨纸本年作仕女图年作题识:乙酉上元前二日,似凤珍小姐清正,大千张爰。钤印:张爰之印、大千此图白描仕女图作于年,图中美女脸庞丰腴,双目清澈,小口肥唇。淡墨匀出脸颊及发饰轮廓的结构,又用镂刻细密的凤冠头饰作为对比,而免除了头重脚轻之虑。窄袖连身丝质长衫裁剪合宜,隐约浮现衫下肢体的婀娜曲线,姿态妩媚撩人。面部表情却娴静端庄,整体看来,画中女子呈现出一派高雅大方的气质。整作仅以白描笔法为之,淡墨中锋勾勒体廓,又于必须处加一道焦墨,以增加人物的质量感与体积感。衣襟、袖口、飘带、发髻的墨染则增加了画面的重量,使画面显得沉稳扎实。此作尽显张大千敦煌归来后仕女风格之绮变,由其间可窥见其细密经营的匠心,全幅好似用金丝织缕而成,精美至极。
唐宫鹦戏图水墨纸本年作(.5万元,年6月北京九歌)款识:唐宫鹦戏图。癸未双星渡河前夕写于金城借居,大千张爰。钤印:张爰之印、大千、张爰字大千书画之印、摩登戒体张大千的工笔人物创作始于三十年代初。三十年代中期,张大千接触到传为唐代吴道子的《天王送子图》(现藏大阪市立美术馆)及北宋武宗元的《朝元仙仗图》(王己千旧藏,现藏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及徐悲鸿艺术博物馆),这些绘画都采用了白描的手法,线条遒劲,轻重顿挫富有节奏,属于“笔才一二,像已应焉”的“疏体”风格。张大千在敦煌临摹壁画,大多采用了白描形式,线条运用较早期更为丰富,于四十年代初形成了成熟的线描风格。此时的线描不拘于某一传统模式,而是参用柳叶描、钉头鼠尾描和铁线描等。飘逸潇洒者力贯始终,曲折蜿蜒者如随风摆动,粗若浮云、细至珠簪均一丝不苟,点斫有致。
鹦鹉仕女年作
唐宫鹦戏图立轴年作唐宫鹦戏图立轴年作唐宫鹦戏图立轴年作
鹦鹉仕女立轴纸本年作款识:谭宾录,天宝中,岭南献白鹦鹉,甚聪慧,上及贵妃皆呼为雪衣女。上每与嫔御及诸王博戏,上稍不胜,其爪呼雪衣女,必飞局中鼓翼以乱之。大千居士,乙酉七日作。钤印:蜀郡张爰(白文)、大千居士(朱文)此幅《鹦鹉仕女》(又名《杨妃调鹦》)是张大千仕女画的代表作。全图以白描手法表现杨贵妃戏玩鹦鹉的故事。画中仕女,柳叶细眼,体态婀娜,气质娇贵,具有一种貌美华贵的动态美。人物线条流畅劲健,墨色浓淡得宜,人物与鹦鹉极具动感。款署“乙酉七日”,是时,张大千自敦煌临壁归来,人物画的头饰、衣饰及衣襟上的纹样全来自敦煌壁画中的藻井纹饰。杨贵妃戏玩鹦鹉的题材,大千曾绘过数幅,构图一致,一为年白描本,一本为年工笔设色。相较而言,此幅绘制时间较早,线描仔细。
新浴仕女立轴设色纸本年作款识:晚凉新浴罢,团扇立当风。自觉云鬓乱,慵将玉手拢。丝丝萦粉面,馥馥散花丛。巧语呼郎出,为侬挽要松。乙酉秋日,张大千爰。钤印:张爰之印(白文)、大千(朱文)、游戏神通(朱文)
摩登仕女立轴设色纸本年作摩登仕女设色纸本年作题识:抛残脂粉又匆匆,谁喻竛竮只诉风。输与中庭一方月,向来不照睡颜浓。乙酉十月,大千居士张爰。钤印:张爰之印、大千、游戏神通
芭蕉仕女图设色纸本题识:金勒飞红袖,银尊舞白题。春醪愁易尽,凉月任教西。钤印:张爰、大千父此轴绘一摩登女郎倦作于蕉阴之下,体态丰腴,衣着入时,发式时髦,面容惆怅,若有所思。好似民国时代上海滩中的倡优歌女,心中有万千怨恚无处倾诉。大千依然采用古典仕女的画法,以颇为疏放的意笔写出并渲染芭蕉,以细致的笔触刻画人物,以古典手段画现代人物,在当时是一种大胆的尝试。大千于不同画作中曾反复题写过。这种画法应该是以生活原型为基础的。
芭蕉仕女图设色纸本年作摩登仕女设色纸本年作
摩登仕女立轴设色纸本年作款识:乙酉十月,戏写似星洲仁兄方家晒正。大千张爰。钤印:张爰、张大千、摩登戒体、大千毫发大千擅写人物,仕女题材亦是优而为之。在此之前,其笔下美人多为古典造型,取法明人为着,以唐寅风格影响明显。但他聪明慧钏,对新鲜事物的触觉尤为敏锐,吸取变通,引入画中以丰富其笔下的题材及技法,取材于现代装扮的《摩登仕女》即其一。年夏,大千先生与黄君璧游峨嵋山,应君璧要求写《摩登仕女》送赠。图中仕女侧面而立呈半身,手垂背后,结发髻,弯眉细目,穿旗袍,高领无袖,上臂击玉钏,束勒手帕,属当时流行的打扮装束。附自书七律一首曰“每逢佳士亦写真,欲恐豪端着点尘。眼中恨少奇男子,腕下翻多美妇人。短短袖衣饶别致,非非想天现全神。画眉莫笑趋时样,此是摩登七戒身。”年,大千写成另幅《时装仕女》。只见体态丰胰的女郎,懒洋洋地头枕双臂,躺卧靠于圆形坐垫上。双腿一屈伸、一斜伸,露出白皙肌肤;其面容娇怯妩媚,配合躺卧之坐姿,意态撩人。题诗内容亦局部修改为“鬓发抛家云乱卷,修眉倾国玉横陈。从君去作非非想,此是摩登七戒身。”从中可见画家创意转动之快,同一题材从端庄演变为妩媚,具相当诱惑性,更趋向于对人间美态的追求。本幅写于年底,属同一题材中鲜有背景者。图中仕女曲膝,背倚芭蕉树,席地而坐,双臂交迭,搁于膝上,各系玉钏一双,又戴镯子,穿素色旗袍,翠绿边饰,足登绿色露趾高根鞋,衣履色泽互称,身上服饰打扮与年本相近。最大差别在于仕女姿势是端坐而非躺卧,故现全身,双膝屈曲处,旗袍下摆开叉部分一角垂地,双腿展露于外,镶有细花纹的内跨同时微露,其大胆程度未如年本,但若隐若现的含蓄手法更激发观者的想象!画上无题诗,钤“摩登戒体”印,出自方介堪刀下,以佛经“摩登迦女”故事作喻,警惕观者赏之勿妄生邪思淫念,与诗句“从君去作非非想,此是摩登七戒身”取意相类。
摩登仕女镜心年作
仿宋徽宗仕女图设色纸本
春色入帘中绢本镜片此幅无署年,从风格及题款书法,推知约为四十年代中后期作。画中少女双手交叠,斜靠伏几案,傍伴碧眼狸奴。几色朱红,背景靛蓝,狸奴洁白如披雪,色泽配搭醒目,富装饰性,兼以细笔出之,人物神情逼肖,正是画家笔下爱写的春困或思春题材。
春色入帘中设色纸本题识:长眉画后尚惺忪,红豆江南酒面浓。无限情怀怨周昉,不将春色秘屏风。大千爰。钤印:张爰私印(白)《春色入帘》这幅人物图创作于年至年中后期,是张大千诗文皆佳之作,从风格及题款书法,可推知此图为画中少女双手交叠,斜靠伏几案,傍伴碧眼狸奴。几色朱红,背景为靛蓝,狸奴全身洁自如披雪,色泽配搭醒目,富装饰性,兼以细笔出之,人物神情逼肖,正是画家笔下爱写的春困或思春题材。全画设色浓艳,极具视觉张力,符合现代审美心理,与《绣幕思春图》有异曲同工之妙。
绣幕思春图镜框年作题识:绣幕逢迎罩书垂,柳梢楼阁澹春姿,乍晴燕子故差池。留染旧香尘一卷,还撑残梦落花迟,燕台好句没人知。浣溪沙。丙戌十月,大千居士爰。钤印:张爰之印、大千此图似在纸上开一卷帘之窗,一女身披薄衣,手展书卷,然神情若有所思,作凝想幽思之状,构思独特,设色淡逸,有别于大千临抚敦煌壁画的富丽堂皇,为大千仕女人物画的佳作,尤具温庭筠词“香雾薄,透帘幕,惆怅谢家池阁。红烛背,绣帘垂,梦长君不知。”中的闲愁之意。
仕女年作仕女年作莞尔仕女水墨纸本年作
柳下仕女圖仕女年作题识: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張大千爰。钤印:張爰之印(白)、大千(朱)
折柳仕女年作款识:丙戌二月,写与碧漪仁弟,大千张爰。钤印:张爰之印(白文)、大千(朱文)张大千在四十年代初从敦煌归来之后,画了许多别具面目的仕女画。此图即是年早春画赠其学生侯碧漪的。画以白描法勾勒而出,线条细劲畅达,宛若细丝游鸿,不着朱彩,已是神采飞扬,仕女形象娴静娟好,一手举折枝,似若有所思,用笔轻灵飘逸,是他仕女画成熟期的典范之作。此画以皮纸作画,故显得入木三分。
芭蕉仕女设色纸本年作仕女图设色纸本年作蕉荫仕女图设色纸本年作
芭蕉仕女图年作题识:丙戌十一月,写与碧园仁弟正之。大千居士张爰。钤印:张爰、寂笑斋这件《芭蕉仕女》为友人所作。画中仕女仪态丰满,大有盛唐典雅之风。盖大千先生自敦煌归来,得古代壁画线描之空灵明快,赋色之辉煌灿烂,气度之高华超迈。所以笔下人物气息高古,出神入化。开相的妙曼,线条的端穆,赋彩的明丽,构图的变化奇诡,皆为前人所未能梦见,一洗近世流滑骣弱之习气。自四十年代初期至离开大陆,是他精力最为旺盛之时,才思敏捷,目力亦佳,是其工笔人物画创作的颠峰时期。谢稚柳先生说到“大千的人物画本来就画得很好,但到敦煌后,目睹了从来简籍所不备的丹青千壁,北魏的冷以野,山林之气胜;隋人的温以朴,宁静以致远;唐人的还焕其文,浓褥敦厚,清新俊逸,并擅其妙,叹为“先迹之奥府,绘事之神皋”。尤其是唐代的作品,那种辉煌而灿烂、豪迈而雍容的气度,他认为是最高的艺术境界。所以,当他临摹了大量壁画之后,他自己的人物画风,也完全舍去了原有的格调,变得更加光彩照人。论他后期的人物画格,正是从此而来的”。
唐后妃图立轴年作款识:南国清歌入破时,银灯如水照花枝。雪肤云鬓足参差,翠羽汉宫王母使。玉纤扇,大苏词。误他举举与师师。浣溪沙。丙戌三月,大千居士张爰。钤印:张爰(白)、蜀客(朱)、大千富昌大吉(白)、大风堂(朱)题跋:微妙香洁。张蝯临唐画后妃象,世人必疑为观音菩萨矣。千里题字。钤印:杨千里(白)
含娇低粉立轴纸本设色戏效唐六如笔款识:含娇低粉面吹气,搵檀心何因洛神赋,疑曹植到今。凤翎仁兄笑正,张爰。钤印:张爰之印(白)、大千居士(朱)此《含娇低粉》中的美女,脸庞丰腴,双目清澈,小口肥唇,以淡彩匀出脸颊以淡墨匀出发式轮廓的结构,却用镂刻细密的凤钗与珠饰摇摆作为对比,也因而免除了头重脚轻之虑。窄袖连身丝质长衫裁剪合宜,隐约浮现衫下肢体的阿娜曲线,姿态妩媚撩人,面部表情却又娴静端庄,整体看来,呈现画中女子一派高雅大方的气质。
桃花仕女图立轴设色纸本年作款识:每叹飞英委暗生,天风飘堕世无因。画中非幻亦非真,浪蕊浮花终易尽。倡冶叶霎时新,为谁怨损作残春。丙戌六月漫写,大千居士爰。钤印:张爰私印、大千居士、春愁怎画
薛涛咏诗图立轴纸本年作(.2万元,年6月北京万隆)款识:玉阙金城未是遥,笙歌鸾鹤撤青霄,不知巾子长多少,五色辉光化绛桥。乙酉上元,写似卧楼仁兄方家正之,大千居士爰。钤印:张爰之印、大千、摩登戒体四十年代,赴敦煌临摹壁画以后,他的仕女画风格发生了开创性的转变。通过临摹,张大千从中汲取了六朝至隋唐人物画的艺术创作技法,可以说是张大千仕女画创作的巅峰时期。这幅作于年的《薛涛咏诗图》,正是这一时代的精品之作,在造型上取盛唐雍容丰腴的人物形象特征,线描取北齐圆劲爽健的用笔,运笔稳健而潇洒。重彩重色,敢于用纯色搭配,并参考了藏传佛教绘画施用矿物质颜料的技艺,沉著明丽却不失和谐。加之服饰上的纹样组合。使整幅作品华彩富丽,雍容典雅,富有健康之美。
薛涛制笺图年作薛涛制笺图年作薛涛制笺图设色纸本年作
持卷图设色绢本年作题识:梦蹙春痕,愁淹眉晕,小阁蜃曲,暗竹掩花遮簇,斜阳深院并肩坐,永忆同心,密结双挽。海石盟言枯烂,解佩留珠,待何时重见,误幽期,数叠屏风,面添离恨,再度蓝桥畔,漫恋短漏,残更早,天明人散,照凄凉缺月,穿孤馆,谁家弄调促朱弦,叹怎奈是,折了朱弦折愁弦,不断琴星月。漫和清真。仲干学长法家正之,丙戌十月,大千张爰。钤印:张爰之印、大千、摩登戒体张大千自敦煌归来后,画风丕变,色浓体古,华贵雍荣,线条高古游丝,直继唐人。此画为李健所绘,李健为江西临川人,字仲干,号鹤庐,书法家,清道人李瑞清之侄,书法真草篆籀无不工,亦善画善治印。清道人为大千之师,故张大千称李健为学长。
薛涛制笺图设色纸本年作款识:杨柳青青乳燕飞,楼头思归试长衣。剧怜不画凝妆态,知有天涯人未归。丁亥春仲,写似石湖仁兄方家正之,大千张爰,沙河村居涉事。钤印:张爰之印(白)、大千居士(朱)、大风堂(朱)
玉关金城镜片水墨纸本年作款识:玉关金城未是遥,笙歌鸾鹤彻云霄。不知巾子长多少,五色辉光作绛桥。丙戌夏五,沱水邨屋,似霭邨仁兄方家清赏。大千居士张爰,用白描法。钤印:张爰之印、大千、摩登戒体
簪花仕女图镜片设色纸本年作款识:绣幕逢迎罩尽垂,柳梢楼阁淡春姿,下晴燕子故差池,留染旧香尘一卷,还携残梦落花迟,燕台好句没人知。涴溪沙。丙戌十月,大千居士爰。钤印:大千父、张爰此幅仕女图,人物造型准确,设色鲜丽。人物雍容华贵,丰腴娴雅,肩部丰润,面如满月,发髻梳理整洁,其发髻用细笔画就,根根凸现。眉如弯月,细若游丝。眼似卧蚕,黑目青犹如朗星。最为神奇的是,其内眦角用淡淡的红晕点出,不仅形象逼真,且黑,白,红三色相映妙趣横生。衣着文饰贴身合体色彩鲜艳,线条流畅。
明珠立轴设色纸本款识:卷绣廉,梧桐秋院落,一霎雨添新绿。对小池闲立残桩浅,向晚水纹如彀。凝远目,恨人去寂寂,风枕孤难宿。倚栏不足,看燕拂风檐,蝶翻露草,两两长相逐。双眉促,可怕年华婉娩,西风初弄庭菊。况伊家年少,多情未已难拘束。那堪,更趁凉景,追寻甚处垂杨曲。径期过尽,但不说归来,多应忘了,云屏去时祝。大千居士爰。钤印:大千、张爰之印
仕女立轴年作唐宫鹦戏图立轴年作贵妃鹦鹉图年作
杨妃调鹦设色纸本年作题识:谭宾录,天宝中,岭南献白鹦鹉,甚聪慧,上及贵妃皆呼为雪衣女。上每与嫔御,及诸王博戏,上稍不胜,太太呼雪衣女必飞局中,鼓翼以乱之。丙戌夏五,沱水邨居涉事,大千居士爰。钤印:张爰之印(白文)、摩登戒体(朱文)、大千(朱文)、大风堂(朱文)此幅描绘头戴巨大凤饰、缓步前行的杨贵妃,突然被飞来的白色鹦鹉扑翅停于肩上,因惊讶而转首耸肩,回首注视,两手抬至腮边作出曼妙的姿态,头饰步摇也随著晃动起来,显示中国人物画中较为少见的动态表现。杨妃身躯的衣纹探取钉头鼠尾、转折流丽的线条,比较接近明代人物画大家唐寅(伯虎)的风格。图中的杨贵妃,脸颊丰腴娇嫩,採用古代三白法的设色,除了用淡硃烘托以外,又在额、鼻、下巴三处留白,或在纸背托粉,使其不著痕迹。最后在鼻、眼、面颊及手部再用深赭重钩,以表现温暖的肉色。长眉及瞳孔皆用浓墨,衬托出杨妃美眸的清澈眼神。此画的题材,乃是根据《谈宾录》一书中记载,在唐玄宗的天宝年间,岭南进献一隻聪慧的白色鹦鹉,杨贵妃等呼牠为“雪衣女”。每当皇上在内廷博戏将输之时,左右就会传呼雪衣女,牠就会飞来局中,鼓翼捣乱。大千稍变主题,作成此幅。大千对此一创稿,想必十分珍惜,因此就此稿本,曾经一画再画,不过有设色和白描,工笔和写意之异。
鹦鹉仕女设色纸本年作
仕女图立轴年作仕女图立轴年作仕女图立轴年作
凤凰女设色纸本年作题识:蓬莱弱水三千里,王母蟠桃一万年。凤鸟自歌鸾自舞,直教板到寿杯前。恭介米老伯母六十荣寿。张爰再拜。钤印:大千大利、张爰、摩登戒体题识:此十年前仿唐子畏摹,与近作固当小异,乱离中馥庭兄犹护持之。丙戌十一月携来见但增怍。千弟张爰。钤印:张爰私印、大千毫緑此幅《凤凰女》,画面中的仕女目光专注,若有所思,从容优雅。用色清淡透亮,仕女乌緑浓黑,薄染胭脂,一点口红,是全幅引人视线的亮点,淡墨细笔钩描衣纹,淡细至有无间。仕女头饰凤簪、衣之领、袖、腰带均粉色明丽,姿态优美,气质闲适。
仕女镜心设色纸本年作题识:明月王郎曲,竹枝湘女讴。秋风寒霞下,襟里故生愁。丙戌八月,大千居士爰。钤印:张爰(白文)、大千居士(朱文)、大风堂(朱文)
仕女图设色纸本年作仕女图设色纸本年作
执扇仕女设色纸本年作款识:愿在竹而为扇,含凄飚于柔握,悲白露之晨零,顾襟袖以绵邈。丙戌十月,大千张爰。钤印:张爰私印(白)、大千居士(朱)此帧《执扇仕女》作于年,题跋将焦点指向西汉才女班婕妤。班婕妤是山西朔县人,汉成帝的妃子,才女班昭、文学家班固的姑姑,出身名门,是世家之女,妙龄年华被选入宫中。她贤惠淑德,文学造诣非凡,有辞辇之典故,成为汉成帝亦妻亦友的宠妃。赵飞燕入宫之前,班婕妤最为得宠。随着赵飞燕和赵合德姐妹的崛起,班婕妤受到冷落,并遭遇许皇后巫蛊案的牵连,境界凄凉。明智的班婕妤只好自请于长信宫侍奉太后,并作诗自陈,其《怨歌行》曰“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月明,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此典故名为《秋扇见捐》,正是大千画中之意。大千笔下之仕女手执团扇,团扇又名合欢扇,仕女神情寥落,似有所忖:恩情不再,空余合欢扇,未免令人生出怜惜之叹。大千有一知音,乃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纳兰的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引多少唏嘘喟叹。看画思古人,丹青不言,心绪万千。此帧仕女,是他倾注感情色彩的极佳之作,诗书画印无不精妙。
执扇仕女图设色纸本年作款识:佩芝女士清属,丙戌十月大千居士张爰。钤印:大千居士(朱)、大风堂(朱)、历劫不靡(朱)、张爰之印信(白)此幅画写于年,此时张大千正值精力旺盛的中年,所作的作品多、质量高,为其人物画创作的巅峰时期。此幅为张大千赠著名摄影家郎静山的夫人雷佩芝的画作。画面一仕女手拿团扇踱步庭院,翠竹矮树轻灵雅淡。整幅画面以简洁疏朗之笔做就,表现了恬淡清雅的生活气息。